首页 > 关于我们 > 公司动态

关于我们

名师讲堂:广外高翻王华树博士——《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技术发展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9-07-22 11:22:51| 浏览次数:

  人工智能将在2029年比肩或超越人类。


  ——RayKurzweil谷歌技术总监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等。

b1.png

  在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兴起,语言服务呈现出海量化、多元化、碎片化、多模态、即时性等特点,诸如游戏本地化、手机应用本地化、多媒体本地化、译后编辑等业务类型不断拓展,必须借助现代翻译技术来完成任务。在此需求推动之下,翻译技术发展迅猛,出现了整合化、智能化、众包化、流程化、云端化的发展趋势。

b2.png

  谷歌采用神经网络机器翻译(NMT)技术大幅提升机器翻译的水平,《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杂志MITTR报道称之“几乎与人类无异”,神经网络机器翻译迅速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推动全球机器翻译研发热潮;

b3.png

  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语音科技企业开发了语音听写、语音输入法、语音翻译、语音学习、会议听写、舆情监控等智能化语言技术;

b4.png

  以SDL为代表的翻译工具开发商纷纷开发出基于网络的技术写作、翻译记忆、术语管理、语音识别、自动化质量保证、翻译管理等工具,并广泛应用于产业翻译实践之中。


  翻译工具从单机版走向网络协作、走向云端和多元化的智能终端,Flitto、TryCan、Onesky等趋向众包化和生态化,蒸蒸日上。


  语言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翻译手段、翻译方式、翻译流程、翻译环境、翻译质量、翻译标准、翻译规范、翻译标准、翻译伦理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语言服务人才的种类和能力提出了新的需求,对人才的翻译技术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翻译教育培养应该转变翻译人才培养观念,从培养单一的翻译人才到培养行业需求的多元化的语言服务人才,重新认识翻译能力的内涵,积极推进翻译教育的政产学研紧密融合,从而促进语言服务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而对于想学外语或翻译的同学,也不要过分担心。只要人类还存在,就有沟通的需求,就需要学外语。与其庸人自扰不如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来得实在!


  想要了解更多人工智能时代下对译者翻译能力的要求及翻译辅助工具应用与演示,欢迎收看7月17日广外高翻王华树博士的公益讲座:


  公益讲座预告


  讲座主题


  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技术发展及应用


  主讲嘉宾


  王华树博士


  讲座时间及形式


  内容大纲


  人工智能时代语言服务的变化


  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技术的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技术与翻译能力的变化


  人工智能时代综合翻译辅助工具应用与演示


  主讲嘉宾简介


  王华树,翻译学博士,副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青年学者”,高级翻译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翻译技术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翻译技术研究会会长,中国翻译协会本地化服务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育技术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UTH、SDL、TranslationCommons技术顾问以及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和特聘专家。


  在《中国翻译》、《外国语》、《外语电化教学》、《上海翻译》等期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主持或参与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计算机辅助翻译概论》、《翻译技术教程》、《翻译项目管理实务》、《翻译与本地化项目管理》等十多部著作。研究兴趣: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与本地化技术、翻译项目管理、术语管理。